2022年11月17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2022年珞珈经管研究生学术沙龙(金融)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A321会议室举行。
本次活动的第一项内容是2022年李崇淮(金融)教育奖学金颁奖典礼,由金融系李斌教授主持,在致辞环节,李斌教授介绍了该奖学金的成立初衷、评选流程。他介绍道,李崇淮教授是我国著名经济学者和社会活动家,货币金融学领域的一代宗师,曾任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为弘扬李崇淮先生的卓越功绩,发扬李崇淮先生的爱党爱国、重教敬业的精神,武汉大学于2005年发起成立“李崇淮教育奖学金基金”。该奖学金通过对优秀学子的表彰,以鼓励金融学子努力在金融领域做出更大贡献。随后,李斌教授介绍了获奖情况:其中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2019级博士研究生肖雅慧获得一等奖;2018级博士研究生吴迪、2020级硕士研究生吴滋润分别获得二等奖。李崇淮(金融)教育奖学金基金理事会代表黄宪教授、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好、副院长余振教授为获奖同学颁发奖状。
本次活动的第二项内容是通达信金融奖学金颁奖典礼,该奖学金由深圳市财富趋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2年在武汉大学发起成立,面向武汉大学金融学科,旨在鼓励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科研潜力的优秀学生,努力在金融科技领域做出更大贡献。获得通达信金融奖学金的同学有三名,其中2021级硕士研究生叶鑫获得一等奖;2019级本科生查科、刘芳瑞分别获得二等奖。通达信金融奖学金基金理事会代表萧岚女士、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好、副院长余振教授为获奖同学颁发奖状。
黄宪教授作为李崇淮(金融)教育奖学金基金理事会代表发言,他回忆了和李崇淮先生一起学习工作的经历,讲述了李崇淮先生的学术贡献和宝贵精神,他首先谈起李先生学术至上的精神。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李先生敢于提出“黄金非货币化”,并最终形成当时著名的“珞珈学派”。李先生在当时还提出了“两通起飞”,并被武汉市政府采纳。李先生还提出,应当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党章。除了心系国家,坚持真理的精神外,黄宪教授还通过生动的例子讲述了李先生对教育教学的认真态度,他说,李先生这些精神,在武大就是一种传承,是一个学校的文化风骨。听完黄宪教授的发言,大家无不对李先生爱党爱国风骨表示钦佩,深刻感受到了前辈的精神指引。随后,通达信金融奖学金基金理事会代表萧岚女士作出发言,她阐述了通达信金融奖学金设立的目的和初衷,是为了鼓励学生投身金融科技创新,也对各奖项作出了点评,并欢迎获奖同学到财富趋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习。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好提到过去三次参加李崇淮(金融)教育奖学金颁奖典礼的经历,导师的“传帮带”和“引路人”角色对于学生发展尤为重要,也提到武汉大学金融学科学术传承的宝贵之处。学院副院长余振教授做出总结,提到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学术态度,科研最重要的是“学生、学术、学者”三要素,鼓励学院研究生多参加科研活动,勇攀学术高峰。
肖雅慧同学作为李崇淮(金融)教育奖学金获奖者代表发表感言,她感谢李崇淮(金融)教育奖学金评奖委员会对自己论文的认可,她表示会继续努力,继续关注中国重要的现实问题,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国家提供决策参考。她还分享了自己博士阶段的科研经验,为同学们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参考。叶鑫同学作为通达信金融奖学金获奖者代表发表感言,他感谢了通达信金融奖学金评奖委员会对自己的认可、导师的指导以及合作开发者王健同学的付出,他表示自己会再接再厉,努力在金融科技领域做出更大贡献。
本次活动的第三项内容是研究生学术沙龙,由2021级金融学博士生李开先担任主持人,会议邀请了来自金融学专业和金融工程专业的八位优秀在读博士同学汇报论文,并根据研究主题邀请金融系老师进行点评。上下午各安排四篇论文汇报。
首先,2019级金融学博士生肖雅慧分享了关于“PPI和CPI:不完全传导、背离及货币政策的选择”的报告,论文通过DSGE模型中采用环状投入产出关系刻画部门关联,分析中国PPI和CPI之间出现不完全传导甚至背离的原因,并讨论货币政策通胀目标选择问题。金融系刘岩老师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点评。
2020级金融学博士生孙福伟做了关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出口价格汇率弹性的影响”的报告,论文在异质性企业定价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出口价格汇率弹性的理论框架,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企业的出口价格汇率弹性较低,汇率传递接近完全,全球价值链嵌入有效解释了“汇率与出口弱相关”现象。金融系杨中超老师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点评。
2022级金融学博士生赵浩权汇报的论文题目是“坐以待毙还是迎难而上?——基于异质性金融摩擦的风险加速器视角”,论文将异质性金融摩擦纳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提供了一个风险加速的视角:企业会内生选择在外部风险扩大时如何配置资产以最大化自身利润,其风险转移过程会加速经济中的风险累积,导致企业违约率进一步提升。金融系熊琛老师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点评。
2021级金融工程博士生雷印如分享了关于“‘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央行防范美联储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研究”的报告,文章构建了适用于央行货币政策报告(PBOC)的央行沟通词典,并运用文本分析方法从中美货币政策报告中提取出文本情绪指标,从兼顾内外平衡的前提、关键和保障出发检验了我国央行在防范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机制,为货币政策坚持以“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提供了关注方向。金融系杨威老师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点评。
2022级金融学博士生赵婧做了关于“Service liberalization and high-tech firms’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China”的报告,论文使用中国上游服务业FDI监管的突然放松这一情景,研究了服务自由化与高科技制造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服务自由化提高了用TFP来衡量的高科技企业生产率,对非国有企业及外资高科技企业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同时服务自由化对服务依赖程度较高以及位于制度环境较好地区的高科技企业影响更大。金融系刘勇老师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点评。
2020级金融学博士生张学人分享了关于“CNTRAVELTIME: Travel Distance and Travel Time in China”的报告,文章介绍了Stata命令cntraveltime,该命令可以从百度地图开放平台调用路线规划服务,根据不同的交通方式(汽车驾驶、公共交通和自行车)计算中国两个地点之间的旅行距离和旅行时间,克服了现有命令(如georoute、traveltime和mqtime)在解析中国地点时存在的困难,且相对于其他类似的现有命令,具有最高的功能性和精度。金融系李斌老师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点评。
2022级博士生龙真报告的主题是“注意力真的带来价值吗?——基于直播数据的实证研究”,论文从直播的角度出发,收集了多家公司品牌旗舰店的直播观看数据,研究注意力是否能够创造经济价值,并探究了注意力经济的价值传导机制。研究得出了直播观看量能有效预测企业商品销售量,并驱动企业未预期收入的增长等结论,同时采用独特数据为注意力经济在企业基本面与金融市场的价值传导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持。金融系薛畅老师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点评。
2022级金融学博士生郭慧宇做了关于“Robot Adoption and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Evidence from China”的报告,文章基于中国上市制造业公司的样本进行研究,发现机器人的采用与2012-2019年期间的社会保障支出呈负相关,尤其是工伤、养老金和医疗保障方面,同时这些影响在私营企业和拥有大量低技能工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该结论与机器人劳动力替代压缩了员工的议价能力、降低了企业的社会保障缴款意愿的假设相一致。金融系邹镇涛老师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点评。
学术汇报结束之后,金融系余静文老师宣布了此次研究生学术沙龙各个文章的评分情况,根据老师、同学们的现场打分,评选出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和三等奖5名。其中,肖雅慧同学的报告获得一等奖、张学人、龙真同学的报告分别获得二等奖。至此2022年珞珈经管研究生学术沙龙(金融)圆满落幕。
(通讯员:李开先、杜润辉;审核:余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