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首页 - 人才培养 - 硕士 - 工作动态 - 正文
本学期金融系“珞珈金融学术午餐会”系列活动圆满收官
时间:2025-05-27  阅读:

为持续推进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营造开放创新的科研氛围,金融系于2025年4月至5月持续举办3期“珞珈金融学术午餐会”系列活动。活动延续“学生主讲+教师点评+自由研讨”的创新模式,由教师专家团现场点评,累计吸引百余人次师生参与,学术交流氛围热烈。

活动回顾

第四期活动于2025年4月24日顺利举办,由2021级金融学博士秦力宸主讲,报告题目为“金融开放对宏观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来自国际经贸协议金融规则的证据”。报告检验了金融开放与宏观经济韧性之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并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与降低制度摩擦等方面探究了机制。报告期间,评审专家对韧性概念界定和测度方法等问题进行了专业提问和点评。2023级金融学博士生王浩安担任互评人。在场师生就内生性问题、指标构建方式等展开热烈讨论,现场学术气氛浓烈。

第五期活动于2025年5月8日举行,由2020级金融学博士生张学人主讲,报告题目为“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创新的优化作用”。报告深入探讨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创新在“增量”与“转向”方面的影响效果,并从治理优化与信息赋能两个维度对该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报告结束后,评审专家就报告结构、内生性处理的合理性等问题进行了专业点评。2022级金融学博士生龙真担任互评人。在场师生围绕内生性识别、指标构建等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作为本学期收官之作的第六期活动,2022级博士生龙真于5月22日发表了题为"What Do Resumes Tell Us About Accounting Rookie Job Candidates' Research Potential?"的报告,利用大语言模型从简历等文本数据中提取信息,采用降维机器学习模型对博士应届求职者的未来学术表现进行预测,并与人类决策进行了对比,实证检验了该数据驱动方法的有效性。点评人就文章的文本分析方法与实证分析拓展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点评,在场师生围绕该话题的指标构建、样本选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提出了有益的建议,提升了研究质量。

师生共评:学术午餐会的多元价值

学生视角

首期活动的主讲人博士生王浩安表示:“这学期金融系午餐会的学术氛围十分浓厚,老师和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讨论非常热烈,常常连着抛出七八个问题,现场气氛活跃又不失严谨。大家观点的碰撞也带给我许多新的启发,使我受益良多。希望未来能够持续举办下去,期待看到更多同学在午餐会上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

参会学生博士生石宛青反馈:“旁听同学进行论文汇报与讨论,能够在午餐的过程中能够同时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科研训练,非常地高效,令我受益匪浅,不仅能够学习到科研范式,还能在讨论中提升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锻炼科研素养。”

教师视角

李斌教授评价:“本学期的学术午餐会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们通过报告和答辩,论文写作和学术表达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跨年级的互动让低年级同学提前了解研究规范,教师团队的现场指导更有针对性,能直接帮助学生解决研究中的具体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活动效率,建议主讲人在会前通过共享报告PPT,并标注自己最希望获得建议的问题点,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方向邀请熟悉对应领域的教师参与点评。”

聂禾副研究员评价:“本学期金融系成功举办了六期珞珈金融学术午餐会,跨年级和跨方向的交流促进了多样观点的碰撞。为进一步完善活动,建议在会前两天通过邮件或协作平台发布议程和报告摘要,报告后安排固定互动环节,并在会后收集反馈,以便根据建议调整主题和形式;同时可邀请校外专家或其他兄弟院校的博士生参与,以有助于研究生学术能力和系里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

展望未来:常态化机制助力科研生态

本学期午餐会通过轻松高效的午餐学术交流,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研究汇报能力与批判性思维。据悉,下学期活动将扩大参与范围,并邀请校内外专家参与指导,进一步强化跨学科交流。

(通讯员:石宛青、聂禾;审核:罗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