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首页 - 人才培养 - 硕士 - 工作动态 - 正文
【研究生前沿方法训练营】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前沿方法训练营系列讲座圆满举办
时间:2025-05-27  阅读:

5月20日至5月23日,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前沿方法训练营系列讲座顺利开展,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此次系列讲座邀请到黄炽森教授担任主讲人,讲座由刘林青副院长进行开场介绍,详细阐释了黄炽森教授的学术成就以及系列讲座的核心内容。

5月20日上午,黄炽森教授以“从实际的管理问题发展成科学研究及论文:以跨国经营的本土化及左右手的研究为例”为主题,深入阐述管理学作为应用学科,如何从实际管理场景中提炼科学研究课题,从而将其转化为学术论文。黄炽森教授首先分享了跨国企业经营的本土化问题。上世纪90年代中期,香港雇主联合会部分成员企业在大陆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本土化方面成效不一,他们渴望探寻背后原因并获取建议。当时相关文献研究近乎空白,于是教授团队基于此现实要求开启相应的研究之旅,旨在构建本土化模型,解决企业的真实困境。而后,教授分享 “左右手” 研究问题的起源。多年前他在台湾交流时,受中兴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启发,关注到家族企业传承中接班人选择难题,进而思索企业一把手信任的得力助手,即 “左右手” 概念。在深入研究中,发现过往文献缺乏直接针对 “左右手” 的研究,仅 “共同领导” 和 “上司下属工作交换关系” 概念与之有微弱关联。随后,教授团队对管理者 “左右手” 作出清晰定义,就该话题进行了有意义的课题研究。

此次讲座深入展现了管理学从实际管理场景提炼科学研究课题,并转化为学术论文的有效路径。

5月21日下午,讲座主题为“从文献中发现可进一步研究的管理问题:以工作不稳定及家长式领导的研究为例”。在讲座中,黄炽森教授首先围绕工作不稳定展开探讨。从文献阅读出发,依据社会交换理论和心理契约理论,工作不稳定通常被认为会导致工作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降低。然而,实证研究结果却呈现出不一致性,有的研究发现工作不稳定与工作绩效呈负相关,有的发现无关联,甚至还有正相关的情况。基于此,黄教授深入剖析其中原因,指出社会交换理论和心理契约理论难以解释员工在工作不稳定时仍维持甚至提升绩效的现象,进而引入理性选择理论,探讨组织信任在其中可能起到的调节作用,说明社会交换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在理解员工面对工作不稳定时的行为上具有互补性。同时,以中国国有企业和合资企业的情况作为研究场景,分析工作不稳定对员工绩效可能产生的不同影响。随后,黄教授聚焦家长式领导的研究。他先抛出问题,如家长式领导的定义是什么,为何研究者在研究中未遵循其定义等。家长式领导的支持者认为,此类领导者兼具权威性、仁慈性和道德性,且这种领导风格在非西方社会有效。但过往实证研究却发现,威权性与仁慈性、道德性以及工作结果呈负相关。黄教授团队提出质疑,即典型的高仁慈、高道德且高威权的家长式领导风格,在现代中国商业组织中是否真正存在,即便存在,是否为有效领导风格。黄教授以自身丰富的研究经历为脉络,深入浅出地为听众展示了如何从已有文献出发,敏锐捕捉尚未解决的管理问题,进而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在场听众带来了一场学术思维的盛宴与启迪。

5月23日下午,黄炽森教授围绕“由现有研究方法的缺点发现方法的研究问题:以结构方程为例”展开分享,剖析现代管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与局限,引导大家从研究方法的不足中挖掘新的研究方向。首先,黄教授回顾了结构方程应用的历史,介绍了1990年前的路径分析(Path Analysis),通过展示相关模型图,让大家对早期结构方程相关分析方法有了直观认识,为后续理解现代结构方程模型奠定基础。接着,黄教授聚焦于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OB/HR)测量的信效度问题,强调了在运用结构方程进行研究时,确保测量工具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性。随后,黄教授深入阐释结构方程的原理,他借助复杂的模型图示,展示了诸如态度(Attitude)、意图(Intention)、行为(Behavior)等变量之间的关系,帮助听众理解结构方程如何用于分析变量间的复杂因果联系。在应用层面,黄教授分享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时遇到的问题。黄教授还进一步探讨多构面的构念(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s),即具有多个维度且每个维度也是一个构念的概念,并思考其与各维度之间的关系。他介绍了潜变量模型(Latent Model)、聚合模型(Aggregate Model)和轮廓模型(Profile Model)。此外,黄教授指出了结构方程模型(SEM)可能被误用的情形。最后,黄教授提到在团队发表于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的文章十年后,发现不少涉及多构面构念的文章在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时仍存在问题。许多管理研究人员未明确多维构念与其维度的关系,仅在维度层面进行分析,并假设这些分析在构念层面同样有效。团队重新分析两项管理研究的数据,结果显示当在构念层面而非维度层面进行分析时,可能会得出不同结论,尤其在潜变量模型定义多维构念时更为明显。通过此次讲座,黄炽森教授系统且深入地展示了如何从研究方法的缺点出发,挖掘新的研究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学术研究思路与方法借鉴。

每场讲座结束后,黄炽森教授都与现场老师、同学进行深度互动交流。针对大家提出的学术困惑、研究方法应用难点等问题,黄教授逐一耐心解答,提供专业见解与建议,现场学术氛围热烈浓厚。讲座结束后,黄教授同参与的老师同学们合影留念。此次研究生前沿方法训练营系列讲座,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师生搭建了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助力提升师生学术研究能力与科研素养,对推动学院学科发展和学术进步起到积极作用。

主讲人简介:

黄炽森教授学术造诣深厚,拥有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与美国普渡大学组织行为及人力资源管理博士学位。他在香港中文大学管理学系长期任教,2021年被授予荣休教授,2024 - 2026年担任兰州大学特聘教授。在国际学术领域,黄教授成果丰硕,发表管理及教育论文超二百篇,多篇论文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并获高度评价,还担任多个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编辑委员及主编职务。(通讯员:谢颖;审核: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