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之声 首页 - 学术之声 - 正文
吴传清教授接受《湖北日报》专访谈“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时间:2015-01-21  阅读:

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内容提要: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探索,由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四大经济地域板块”战略构成的区域总体发展战略逐渐成型、成熟。
“长江经济带”战略与湖北密切相关,为湖北长江黄金水道功能提升、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等提供了大好发展机遇和更高要求,对推动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开放将产生深远影响。湖北省应抓住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重点打好七张牌。
尽管城镇化是促进经济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科学谋划、系统推进,碎片化推进、急于求成都是不科学、不可取的。在湖北这样的内陆省份,应注重建设好地级市、县级市、县城和重点小城镇,提升这些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功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新常态下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并提出2015年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有个良好开局,这体现了区域政策导向的新思路。如何理解其内涵?如何抓住机遇?对于湖北而言,需要什么样的作为?就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吴传清。
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历经四个阶段
记者(李思辉):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一个重点,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演进过程和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呢?
吴传清:中国经济是大国经济,各地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各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呈现出不断优化的演进规律,大体上历经四个不同阶段。
  一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时期,基于国防安全考量,“沿海与内地关系”是中国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关注的重点,地处内陆的中西部地区是国家生产力布局的重点区域。
  二是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时期,基于让一部分地区先富的效率优先战略考虑,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是引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三台发动机”。
  三是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时期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时期,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公平优先战略考虑,国家先后在1999、2003、2004年分别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四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进入新棋局谋划和推进时期。贯穿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经济带成为建设、发展重点,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支撑;主体功能区建设成为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探索,由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四大经济地域板块”战略构成的区域总体发展战略逐渐成型、成熟。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强调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是推进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基于战略实施连续性和小康社会全面建成要求,新时期仍需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
  抓住长江经济带机遇打好七张牌

  记者:中央提出要重点实施三大战略,这将给湖北带来哪些机遇呢?
吴传清:“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新时期区域发展的三大新战略构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部署,它体现了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全方位开放发展的国家意志,也符合中国经济增长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的大趋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要重点实施三大新战略,争取今年有良好开局。“长江经济带”战略与湖北密切相关,为湖北长江黄金水道功能提升、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等提供了大好发展机遇和更高要求,对推动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将产生深远影响。湖北省应抓住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重点打好七张牌:
一是打好“交通牌”,加强沿江综合交通、临江产业园区建设,整合资源促进大型港航企业、物流企业发展;二是打好“创新牌”,建设好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发挥其集聚和辐射作用,积极创建创新省、创新型城市、创新型产业集群;三是打好“产业牌”,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特别是要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对湖北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双支撑作用;四是打好“城镇牌”,优化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体系,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提升城镇环境承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吸纳力;五是打好“开放牌”,加强湖北与沿海、沿边地区合作,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助推湖北建成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六是打好“生态牌”,建设好湖北沿江生态走廊,助推“生态省”建设;七是打好“合作牌”,加强沿江地区协同发展,促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协同发展。此外,湖北也当积极谋划,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营造开放发展新平台,提高湖北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完善和规划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记者:中央提出各地要找准主体功能区定位和自身优势,确定工作着力点,湖北应怎样积极作为?
吴传清:重点是积极深入实施《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同时建议做好两件事:
 一是修订完善《湖北省县域经济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承继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精神,明确提出“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湖北与时俱进,2014年颁布《湖北省县域经济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其对县域科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务院2010年12月21日颁布)、《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组部《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2013年12月6日颁布)均明文规定,对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投资、工业等指标。在这些方面,还有完善空间。
  二是市县两级当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积极谋划“十三五”规划。“主体功能区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制度保障。各个地区应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要求,明确各自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科学谋划未来发展布局。就市县层面而言,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十三五”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改革创新的指导意见》,市县必须优化空间结构,强化空间布局和空间管控,科学划定市县境内的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以三类空间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载体,科学谋划城镇组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和整体竞争能力。
  记者:区域协调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在现实中,还存在着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对此我们该怎么看?如何打破这种格局,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吴传清:谋求地区利益最大化时要防止地方保护主义。解决的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解决的路径是发挥“两只手作用”,即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应依法行政,在公共秩序维护上积极作为,创造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的商业环境。应发挥企业、行业协会等组织配置资源的市场主体作用。
一个市县就该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记者: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重要内容。一些地方出现片面追求城镇化率的情况,对此我们该怎么看?中央要求各地加快规划体制改革,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积极推进市县“多规合一”,对此我们该怎样理解?
吴传清: 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城镇化率,这是对“新型城镇化”的误读、片面化认知和急功近利的作为。新型城镇化有其特定的内涵,可概括为20个字:“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推进城镇化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深层原因在于缺乏产业支撑和公共服务供给。解决的关键在于:促进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提升城镇产业支撑力;发展公共服务业,提升城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尽管城镇化是促进经济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科学谋划、系统推进,碎片化推进、急于求成都是不科学、不可取的。在湖北这样的内陆省份,应注重建设好地级市、县级市、县城和重点小城镇,提升这些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功能,即“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16个字功能,积极推进就近城镇化。与此同时,也不可偏废新农村建设,要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多规合一”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加快规划体制改革、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的重大部署。市县规划是国家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层面正在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十三五”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改革创新的指导意见》对推进市县“多规合一”也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强调健全规划衔接协调机制,强化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龙头地位,为城乡、土地、环保、交通等规划编制提供依据,推动经济社会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多规融合”和“多规合一”,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链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要求
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继续实施。
各地区要找准主体功能区定位和自身优势,确定工作着力点。
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明年有个良好开局。
要通过改革创新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重要内容,要有历史耐心,不要急于求成。
要加快规划体制改革,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积极推进市县“多规合一”。
要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既要有立竿见影的措施,更要有可持续的制度安排,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朝着蓝天净水的目标不断前进。
——原载《湖北日报》2015年1月12日第9版《理论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