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担而不保?中国债券担保的底层认证机制
报告人:张一林 中山大学 副教授
时间:2023年10月12日(周四) 11:30
地点:学院第三会议室(A321)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
武汉大学金融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金融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
报告摘要:
通常认为,债券的第三方担保能够为投资者提供保险,当发债企业无法履行偿还义务时,可以由第三方担保人代替发债企业向投资者偿还债务。但本文发现,中国债券市场的多数担保人在债券违约后,并不会代替发债企业偿还债券本息,这一“担而不保”的现象自2014年首次出现债券违约事件后屡见不鲜。然而,第三方担保制度却并未因此在债券市场上消失,反而仍被发债企业使用并得以存续至今,对此应如何理解,债券第三方担保的作用又是什么?为回答以上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第三方担保人“担而不保”的理论模型,旨在说明,当易于传递的硬信息(如发债企业的财务数据)和难以传递的软信息(如发债企业的企业家经营能力)共同反映发债企业的风险时,尽管担保人不在债券违约后代替发债企业清偿债务,但担保人能够在企业发债前为那些硬信息处于较差的“底层”,但软信息又相对较好的发债企业提供认证,向投资者传递债券风险小、投资价值高的正面信息,帮助“底层”中的特定企业缓解“融资贵”问题。本文从动机和结果的角度,对以上“底层认证”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与理论预测一致:主要反映硬信息的主体信用评级越低,发债企业越有可能找第三方担保;在使用第三方担保之后,发债企业的融资成本得以降低,且主体信用评级越低,第三方担保降低的融资成本越多。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理解“担而不保”现象,而且为第三方担保的信息提供作用增加了理论和实证支撑。
报告人简介:
张一林,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人才计划入选者,副教授、博导、货币金融教研室主任,中山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办公室主任,中山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广东省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中国金融四十人(CF40)青年学者,普华永道思略青年学者。研究方向为金融发展、碳金融、数字金融。研究成果发表于《经济研究》(8篇)、《管理世界》(4篇)、《经济学(季刊)》《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金融研究》《南开管理评论》等期刊,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洪银兴经济学奖(青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金融学术年会最佳论文奖、普华永道PwC 3535金融论坛年度最佳论文奖等奖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基金项目。兼任广州市审计学会副会长,中国信息经济学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