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智能共享经济,新自由主义和可持续发展转变:后碳排放情景下的新技术经济模式?
主讲人:张晓玲, 香港城市大学
讲座时间:12月9日(周一) 10:00-11:30
讲座地点:A204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研究所
摘要:当代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云技术的革命推动可持续发展理论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从场所(place-based)发展到了动态连接(dynamic networked)的可持续发展。个人与区域的可持续性不能仅依赖于其占有资源的绝对值或者特定场所的社会、环境韧性所定义;新自由主义是一种政治经济学实践理论,它提出:在产权框架、个人主义、无障碍市场和自由贸易的制度框架内,企业家自由的最大化可以最好地促进人类福祉。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SD)的规范性概念提倡社会经济环境公平、赋权和低碳优先序的技术经济发展新范式。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新的社会化制造所驱动的后碳排经济如何在社会和环境科学中发展演变?这种“后碳”新模式如何影响现有的社会-经济-环境结构?它是否会带来后碳经济可持续性的有效转变?本文通过分析发现,相比较快速增长的经济与生活成本,共享经济旨在运用资本利用互联网技术创造一种的新的互联网经济形态和技术中心为特征的新资本的原始积累。这种新型的技术经济模式反映了城市经济和社会收入分化的社会现实,即便有助于暂时缓解部分社会群体的生活成本压力,但却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创造性破坏,比如对传统业态的边缘性就业群体的严重冲击,并以新的分化替代老的分化。总体来说,共享经济模式有利于资本的增殖,却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状况,而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促进并未呈现明显效果。
主讲人简介:
张晓玲,香港城市大学博士生导师,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能源资源系统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评审专家。曾在香港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任职。现任Nature npj Urban sustainability(Nature子刊系列)的副主编,Sustainable Earth (Springier Nature,BMC)的联合主编。长期致力于可计算的可持续发展科学、能源与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可持续城镇化、城市经济/房地产政策及管理创新,资源/能源管理与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发表SCI/SSCI期刊论文百余篇;作为核心作者之一在《Nature》发表论文1篇,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在《Urban Studies》《Applied energy》等主流学术期刊(JCR一区)80篇(平均单篇影响因子4.778);目前正在主持多项激烈竞争性的重要研究项目,包括两项香港研究局(RGC)项目和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一项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更多次受邀在重要国际会议中进行主旨发言。此外,还曾获得2018 WCC特别表彰奖(世界文化联合会)、香港城市大学2017年杰出青年研究员奖、2016年校长嘉许奖等诸多业内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