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内涵 凝炼方向 突出特色 统筹发展
为建设一流的经济与管理学院而努力奋斗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在全党全国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学校顺利完成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我院提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和谐的经济与管理学院”发展目标的时候,我们迎来了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本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一年来学院的工作,讨论和审议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今后工作的思路和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快改革和创新的步伐,全面推进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现在,我代表学院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列席和特邀出席本次大会的各位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我的报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2005年工作的简要回顾;第二部分,今后的工作思路。
一、2005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在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在学科迅猛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一年来,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今年5月,学院顺利完成了行政领导班子的换届工作。今年7月顺利地召开了第二届党代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学院党委。今年10月完成了系所设置调整和系所行政领导班子的换届工作。换届以后,院党政领导班子讲团结、顾大局、重协调、谋发展。在全院师生共同努力下,学院坚持“管理学科与经济学科并重、应用研究与理论研究并重”的办院方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国际化为平台,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努力提高办学质量,使学院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科建设得到加强
学科建设是学院工作的龙头,对此学院领导班子一直予以高度重视。一年来,学院强化了“大学科建设”的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在学科建设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申报获准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至此,学院所涵盖的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的四个一级学科全部具有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院学科建设从外延式的扩张为主转向以内涵式的发展为中心。
2、在对八系两所和二级学科建设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拟定了学院和系所学科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为了摸清各学科目前的现状、所处的地位,明确今后的发展措施,从12月17日到28日,院党政班子全体成员对全院10个系、所的19个硕士专业,14个博士专业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此次调研,得到了各系、所和老师们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各系、所主要负责人不仅认真分析了本学科的现状,同时制定了本学科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拟定了本学科发展的具体措施。
3、启动了 “985工程”二期项目。自去年获批该项目以来,今年学院正式启动了其投入达1250万元的“985工程”二期项目—“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竞争力”,为经济学与管理学两大门类学科建设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4、加强了学院师资队伍的建设。今年,新增博士生导师6人,推荐了6名教师晋升为教授,8名教师晋升为副教授,选留博士8人,其中博士后1人,正在考察并准备引进法国归国博士1人、美国归国博士2人、日本归国博士1人。另外,学院加强了对师资队伍培养的力度,积极为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创造条件,今年选派了余玉苗、马红霞、候伟丽等教师出国访问、进修。
(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一年来,学院共招收各层次新生 5135 人,其中本科生711名,博士研究生183人,硕士研究生547 人,MBA学员 291 人,EMBA学员109人,MPAcc学员85 人,MPM学员28 人,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学员522人,课程进修班学员320人,成人教育学生2339人,目前学院拥有各类学生共11097人(不含课程进修班学生)。学院在稳定办学规模基础上,下大力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学工作方面不断探索新途径,在正确处理办学层次与办学特色的关系上不断积累新经验。
1、以“创优迎评”为契机,扎实整改,规范本科教学管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扎实做好“创优迎评”工作。为了迎接2006年国家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创优评估。针对今年5月学校对我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预评估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确立了“摸清情况,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制定计划,全院动员,分清责任,齐心协力,扎实整改”的工作思路,建立了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创优迎评组织机构体系,召开了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创优迎评整改工作动员大会,编制了《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创优迎评工作手册》,对整改阶段的工作做了具体规划和部署,并按照整改安排,全面进行了整改。在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创优迎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张彬教授等申报的教育部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建设大学高层次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批准,郑君君、孙智君、吴思申报的武汉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获得批准。我院有两项教学成果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曾国安、张秀生、程保平、邱力生、张平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张彬、黄兆银、齐绍洲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积极推进本科专业建设的国际化。在已有中法双学士学位班、国际数理经济试验班和国际数理金融试验班的基础上,今年又在学校的支持下,与法国鲁昂高商合作,启动了中法金融和中法工商管理两个本科、硕士连读班。同时,正在考虑合办财务管理国际试验班等国际合作性质的本科试验班。另外,我院的物业管理专业通过了英国物业管理认证协会的认证。
此外,继续实施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及奖惩制度,今年,文建东、谢获宝和龙子泉三位教授连续三年在教学质量评估中名列前十名而提前晋升一级工资。学院遵循“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思路,大力推进按大类招生政策。今年全面推行了按大类,即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和经济学基地班五大类招收本科生。学院投入大量资金以暑期社会实践为平台,以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为手段,大力加强本科生实践教学,突出强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2、以“创新是主旋律、质量是生命线”为主导,不断探索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创新招生录取办法,提高生源质量。200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在合格生源多、招生指标紧的情况下,制定科学合理的招生办法,与同类学校比,生源整体质量有很大提高。按照学校规定,在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确定了按四个一级学科为内容的入学考试科目,同时制定了按二级学科组织专业复试的基本要求和办法。根据研究生院的要求,对全院博士生导师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为2006年博士生招生做好准备工作。
创新培养途径,优化课程体系。针对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途径的改革,在开展学科调研、借鉴和参考国内外知名大学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组织各学科制定了新的培养方案,使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一批研究生教材正在出版。我院经济系文建东老师申报的《经济学科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获得武汉大学研究生教改基金。
创新管理机制,严把学位授予质量关。在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中,通过制订一系列管理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严把答辩、毕业资格审查关,保证了研究生教育质量,2005年共授予各类研究生学位793人。
3、以EMBA合格评估为契机,理顺体制,规范管理,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
正确定位,明确了专业学位教育的办学思路。随着学院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学院充分认识到了专业学位教育(包括研修与培训工作)的特点与性质,将学院MBA(包括EMBA)、MPAcc、项目管理工程硕士(MPM)以及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等管理工作进行整合,由一个副院长专门分管。正确定位了专业学位教育在学院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将学院的专业学位教育纳入学院学位建设的整体发展规划之中。学院明确了专业学位教育的办学思路:即坚持探索学院的办学特色,努力创造武汉大学的EMBA、MBA、MPAcc、MPM以及高校教师在职硕士学位培养的品牌,为学院再上新台阶提供坚实的经济与物质保障。学院确立了专业学位教育的工作目标,即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学院专业学位教育、研修与培训工作;坚持走国际化办学的道路,寻找专业学位教育新增长点;坚持武汉大学MBA、MPAcc或MPM等专业学位的办学特色与特色。
成立机构,创新专业学位教育管理。合理的、有效的组织机构专业学位教育的基础,为适应学院不断增长的专业学位教育的需要,学院对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的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创新了管理模式。初步构建了专业学位教育管理机构,采取了“5+1”的机构调整模式,即成立了“EMBA教育中心”、“MPM教育中心”、“高校教师与研修教育中心”、“MBA教育中心”、“MPAcc教育中心;设立1个市场拓展与培训部。明确各个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与专业学位教育办公室关系以及管理体制。实现“领导小组、培养中心、系或所相互协调、各负其责,专业学位委员会学术把关” 的管理模式。
建章立制,规范专业学位教育管理。建立并进一步完善了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了《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教育(非全日制)合作办学管理规定》、《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学位教育办公室的管理职责及岗位职责》、《EMBA教育管理手册》、《EMBA学员管理手册》,修订了《MBA管理手册》等。规范了学院专业学位教育、研修与培训等合作机构的管理。9月30日学院召开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合作办学机构负责人会议。会议发布了《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教育(非全日制)合作办学管理规定》,同时对各个合作办学机构或单位管理提出了相应的管理规定、管理流程以及联系制度和培养监控制度等。统一了学院系、所、研究中心培训管理工作。10-12月中,学院已经成功地举办3期短期培训。
以评促建,初步理顺EMBA的管理体制。学院积极主动地与学校领导、研究生院领导开展了多次沟通与协调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学校关于EMBA教育项目的制度支持。学校颁布了《
关于调整武汉大学EMBA教育领导小组、招生考试委员会、教育学术委员会成员和成立武汉大学EMBA教育中心的通知(武大党字[2005]186号)
》、《关于EMBA教育有关问题的专题会议纪要[(2005)第六十一期]》
,为理顺EMBA教育管理体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根据学校有关文件精神,成立了“武汉大学EMBA教育中心” ,并设立于经济与管理学院。撤消了“武汉大学EMBA及高层管理培训中心”和“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高层经管人员培训中心”。实现EMBA招生、教学、财务“三”统一。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学院投入了大量物力与财力,已经使EMBA中心办公室具有了先进的办公室条件。建立健全EMBA教学管理档案资料。在迎接EMBA教学合格评估工作中,针对(原)EMBA及高层管理培训中心招生、教学管理、毕业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工作中的存在管理中的问题,学院投入大量的人力与财力,集中力量进行档案资料的整理,对105份学位论文进行了整改;整理了6575份EMBA学员学籍档案,清理与整理的项目达到55000个;编写并印制了《EMBA宣传画册》、《EMBA宣传展版》。顺利地完成了国务院学位专家对我校EMBA教学合格评估。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学院的高度重视及资源的投入下,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要求,吴世农、陈收和李维安三位教授组成的专家组于12月17日对我校EMBA教育项目进行了合格评估,对我校EMBA教育项目给予了肯定。
保持优势,完善与改进各个专业学位的管理工作。在MBA教育管理工作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具有特色的MBA教学方案;修订了《MBA管理手册》;开展了第4次MBA教师的招聘工作;进一步改善对MBA学员的增殖服务;设计了“MBA双导师”方案。在MPAcc教育管理方面。制定了MPAcc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规划;积极开拓MPAcc的市场,扩大了MPAcc的招生规模;积极开展MPAcc教育项目的国际合作。在项目管理工程硕士(MPM)与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教育方面。初步制定了相关的教育管理制度; 以工程硕士评估为契机,规范了教学管理档案; 逐步扩大MPM与高校教师市场规模。
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院专业学位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运行机制;得益于学校研究生院领导、学院主要领导人对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注;得益于广大教师们长期的理解、支持与帮助。
4、继续教育稳定发展
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学生规模。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在面临不利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形势下,成人教育教学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不辞辛劳,克服重重困难,采取各种措施,确保了成人教育招生规模的稳定。
进一步规范管理,不断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学院克服了教师缺编的困难,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教学点的规范管理,保证了学院成人教育教学的正常工作秩序,提高了教学和管理水平,为学院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科研工作再创佳绩
今年,我院科研业绩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学院以“学术为本、科研立院”为宗旨,以建设一流的学科、造就一流的学术人才、推出一流的科研成果为目标,根据保持(巩固特色和基础)、扬优(发挥优势)、创新(管理制度和研究方法)、服务(学科和科研条件)的工作思路,卓有成效地组织实施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对科学研究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高度重视科学研究的思想和舆论氛围初步形成。学院通过对各个学科的调研,摸清家底,找出差距,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院科研工作的若干意见》,全院教师高度重视科研工作。2005年,学院邀请60多人次的国内外著名专家来我院做学术访问,开办了“部长论坛”、“学术前沿论坛”和“全球CEO论坛”,初步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2、承担国家级研究课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各类科研项目总量和经费总额大幅度增长。2005年,学院获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9项,学院各类科研项目经费接近1000万元,实际到帐经费近600万元。曾国安教授、简新华与辜胜祖教授分别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现我院国家级重大项目零的突破。
3、研究成果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涌现了大量的优秀学术研究成果。今年我院教师在CSSCI上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公开出版著作36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权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超过60篇。叶初升老师的专著获得“安子介国际贸易奖”唯一的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4、学术研究方向得到进一步凝炼,初步构建了国家、省级、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体系。我院在保持原有的国家级重大研究基地的基础上新增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中心,获批金融研究所、战略管理研究所、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会计信息质量研究中心、经济思想史研究所等五个校级重点研究基地,学院依托“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组建“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心,这些研究基地和研究中心,是我院进一步凝炼学术研究方向、发挥学术优势的结果,在推动我院学术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科研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科研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我院新大楼的启用,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师的日常办公用房问题。学院购置大量计算机设备和科研数据库,为教师科学研究提供了基本的保障体系。
(四)外事工作力度加大
今年是我院对外学术交流进一步活跃并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学院按照“进一步开拓资源、提高教学与科研国际化水平”的工作思路,将外事工作融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推进“国际化办院”方针,国际化办学思路更加明晰。学院以邀请美国Mecer大学于铁流教授来我院讲学为契机,讨论研究国际上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评价标准体系(AACSB),进一步明确了国际化办院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2、进一步活跃国际学术交流,国际合作关系日益深入、稳定。2005年,我院共接待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大学和研究机构来访学者60余人次,在本科教学和专业学位教育方面与国外大学初步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已有中法双学士学位班、数理经济国际试验班和数理金融国际试验班的基础上,今年又与法国鲁昂高商就合作开办中法金融班、中法工商管理班达成协议,学院与新西兰梅西大学就合作开办财务管理国际班达成初步协议。另外,学院的物业管理专业通过了英国物业管理认证协会的认证。在专业学位教育方面,在扩大与英国诺森堡大学MBA合作项目的基础上,在全国MPAcc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推动下,我院启动了MPAcc与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CCA)互相认可课程的国际合作项目。
3、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扩大国际学术交流,进一步推动学术研究的国际化。今年下半年,我院连续举办了两次国际学术会议——“中国保险教育论坛”国际学术会议和“地区差异、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增长”国际学术会议。会议邀请了国内外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到会,扩大了我院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影响,加强了我院教师与国外专家的学术交流及联系,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4、切实做好“走出去、引进来”工作。积极开辟对外交流渠道,多途径地安排教师出国进修访问。今年共派出富布莱特学者、国家公派学者和校际交流学者共14人,进一步加大了我院教师出国进修访问的工作力度。同时,学院的“引进国外博士工程”已正式启动。
(五)学生工作成效显著
1、面对新形势,积极探索学生工作新思路。坚持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为指导,以“三创”教育培养人才目标为中心,针对学院学生规模大、学科专业和层次多的特点,积极探索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重点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思路,
2、突出特色,进一步做好招生就业工作。充分发挥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保证和提高招生质量;加强就业指导,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搭建良好的毕业生创业平台,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2005年,共有1600余毕业生参加就业,就业率高于学校平均水平。
3、创造条件,全方位培养高素质人才。突出“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的学生日常活动。院研究生会主办了第一届“中部崛起”武汉高校研究生学术论坛;本科生共有107支小分队参加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有两项成果获得校暑期社会实践成果一等奖;学院“聚焦工作室”、康腾案例分析大赛、WTO知识竞赛以及金秋艺术节等学生活动,已经成为享誉全校、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牌。一年来,学院先后被评为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校学生工作先进集体、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校研究生就业工作一等奖、校本科生就业先进单位和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优秀学生会荣誉称号。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在校内外多项科技竞赛和交流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05年JMS中国营销科学博士生学术论文竞赛中获一等奖1名,校第三届创业计划大赛我院获得第一名。
(六)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行政管理工作本身就是其他各项工作的润滑剂和基础,这方面的工作是我们今年值得浓墨书写的一部分,所取得的成绩是里程碑式的,它必将为学院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和硬件条件。
1、大楼搬迁有条不紊,后期建设稳步推进
一栋新的、现代化的教学管理大楼是学院师生多年的梦想,想想过去的五年我们拥挤的办公条件,真是不堪回首。现在我们有了自己崭新的办公大楼,极大的改善了学院的办公条件,每一个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师生无不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
经济与管理学院大楼于2002年11月5日大楼奠基,今年7月8日大楼入用,融教学、科研及办公于一体。大楼占地面积726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528平方米。地下室设130个汽车停车位,另布置有其它设备用房和自行车、摩托车停放区。学院大楼采用室外校区直接供水,地下室建有10千伏变压配电站,内设两台SC139型干式配电变压器,负责全楼的动力及照明供电;其它各功能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淋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电梯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等。
大楼后期建设主要包括家具、设备、工程等项目,按《武汉大学采购与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文件要求共有30余家公司参与执行了50余个项目。截止今年11月30日,项目合同金额960余万元,其中:家具500余万元;设备220余万元;工程150余万元;其它90余万元。
2、行政管理日趋规范,财务工作保障有力
配合大楼的建设,学院在物业管理、消防安全、档案管理、资产管理、后勤保障、图书分馆管理、实验中心管理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共起草各项规章制度33项,另外配合各类大型会议、活动制定了10余项规章制度。
我院的财务管理是一项繁重细致的工作。面对愈万名学生和三百多位教职工,财务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及精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院一贯坚持财务工作为学院师生教学、科研服务,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提供资金保证的宗旨开展工作,从而为我院的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七)群团工作和谐共进
一年来,学院工会、老年协会等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开展了有声有色的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学院工会在校工会的关心和具体指导下,严格遵照院党委指示和要求,紧密围绕学院的中心工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在履行工会组织“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基本职能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实效。如积极完成了推选校教代会代表和参加校教代会的工作;积极组织学院教职工参加了校棋类比赛、乒乓球比赛和学生田径运动会师生联合的比赛取得了优良的成绩;积极为教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坚持开展“送温暖”活动;严格按学院制定的《教师师德行为规范》推荐师德标兵,今年,我院周茂荣教授光荣当选。
学院积极关心和支持各老年党支部和老年协会开展活动,支部活动和老年协会工作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院始终牢记离退休老同志对学院建设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始终坚持“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指导思想。指定专人负责老年协会的工作,对因病住院的老同志,学院领导、工会负责人再忙也要前往看望;今年,我院举行的旨在关爱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珍奥孝心工程”活动获得了离退休老同志们的普遍欢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离退休党支部的老党员们积极关心青年学生的成长,以“一对一”的帮教形式对青年大学生进行了理想、信念教育,我院离退休教师李守庸教授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校院建设,提出了“七七爱国节”议案,积极向校院领导谏言献策,受到各级领导的广泛关注与告诉赞扬。
(八)其他工作
图书分馆在做好读者服务、文献资源建设等日常工作的基础上,主要做了四件事情:完成了中外文图书的回溯建库;完成了图书分馆的搬迁;完成了新馆布局;保证并延长了开放时间,扩大了服务范围。
《经济评论》杂志在全国期刊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直保持在全国高水平期刊的前列,天津、南京、西安等地许多高校均把该刊作为权威期刊,连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经济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和一级期刊,近期还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确定为重要期刊,有望获得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