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我院财政与税收系及本科09级第6党支部赴鄂州农村调研考察
时间:2011-11-18  阅读:

11月15日,我院财政与税收系党支部和本科09级第6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及有关教师组成联合调查组赴鄂州市鄂城区杜山镇东港村、路口村,对该市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情况进行了调研和考察。

P1010115.jpg


当地政府十分重视本次调研考察,并与调查组就鄂州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农村新社区建设机制、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乡镇财政运作与现状等问题进行了座谈讨论。
据东港村孟支书(兼村主任)介绍,东港村全村4200多人,耕地15000多亩, 2009年该村被鄂州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村。最近3年,在省、市、区、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帮扶下,该村根据本地情况,探索了以“迁村腾地”建设新社区为抓手、以结构调整为支撑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如,通过村民自愿选择房型结构、每户出资5万元、财政资助4.5万元的方式,目前在新社区内已建成新鄂式民居318套(规划分三期建设800套,将全村14个村民小组中的12个村民小组迁入新社区,其余的2个村民小组进行村庄整治)、入住100多户,村民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新社区的服务中心大楼一楼专门设置了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全天向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劳动保障、科技信息、民政优抚、党群事务、咨询代理5大类21项服务;在社区服务中心大楼前修建了文化休闲广场,两旁安置了健身器材;广场旁还建有社区卫生室、图书室、农家超市、养老福利院、留守儿童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村民的生活已经市民化,进入新社区等于“进城,进入现代市民社会”。
对于村民进入新社区后的生产和增收问题,东港村的探索是:建立产业发展公司,通过集中流转、委托流转、预流转等多种土地流转方式,建立各种生产基地、发展规模经营、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村民除了出外打工,还可以在各种养殖基地进行专业化劳动和管理,基本上改变了一家一户耕种的传统模式。村民收入稳步提高,村级集体收入每年也达到200多万元。短短3年的实践就使该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调研结束后,我院王德祥教授表示,杜山镇试点村的建设基本上改变了农村的传统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农村建设与发展和农民生活变化的一种趋势,为鄂州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乃至全国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和示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今后双方需要加强合作,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调查研究、在理论上进行总结,并在适当时候联合召开一次有规模的专题研讨会。(李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