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地班2009、2010级学生顺利赴谷城、枣阳调研
4月20日上午,武汉大学2009级和2010级经济学基地班68名学生以及8名经济学研究生,在经济学系部分教师和学院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分赴谷城、枣阳,成功开展了为期2天半的农村实践调研活动,同时,谷城、枣阳两个“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社会实践基地”成立。
本次调研活动是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经济学创新实验区”)的常规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的大力支持。调研互动旨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亲历社会,并收集一手资料指导学生开展基础科研活动。调研主题是考察农民生活状况和农村金融需求,调研形式包括:采访县镇各级领导、问卷调查农村信用社、问卷调查乡镇企业、问卷调查和访谈农户等。为了做好调研活动,老师们在3月初就开始指导学生查找资料,进行问卷设计,经过多番讨论修改,最终确定了三种主要调研形式:采访乡镇领导,走访农户、发放问卷和问卷调查乡镇企业。其中,走访农户、发放问卷是调研主体,问卷包括“农户生活状况与农村金融需求调查农户调查表”、“农村金融需求调查乡镇企业调查表”和“农村居民生活访谈”三部分,这种形式的信息获取量大而准,对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反映能力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充分的前期准备为实地调研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保证。
谷城点由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叶初升教授带队,胡晶晶老师(2009级基地班导师)、辅导员王刚老师全程进行专业指导和组织协调, 2009级基地班30名本科生和8名研究生全程参与。基地班学生于20日下午抵达谷城县后,首先在石花镇镇政府进行了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基地成立的挂牌仪式,设立谷城县石花镇实践基地。在随后的2天时间里,8名研究生负责采访当地的信用社和乡镇企业,30名本科生被分为10个小组,依次在石花镇开展大规模苗圃种植的小坦山村、以种养殖业为主的皂角树村、典型的家庭种植村双阳村展开调研,在村委领导的详细介绍和陪同下走访农户深入访谈,并参观了当地的化妆品厂、纺织厂等乡镇企业。
枣阳点由经济学系主任文建东教授带队,李雪松副教授、肖利平副教授(2010级基地班导师)、辅导员赵妍老师全程进行专业指导和组织协调,2010级基地班38名本科生全程参与。20日中午抵达枣阳经过简单休整后,枣阳市副市长、人民银行、农业银行、信用社、农业局等单位的领导,分别介绍了枣阳经济、金融、农村方面的基本情况,激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座谈会一直持续到下午6点多才结束。第二天,38名同学被分成三个小分队,每个小分队由2-3个调研小组构成,分别调查了兴隆镇的农村信用社、年收入4000多万的新海鸿化工厂和白土村的农户,以及吴店镇的农村信用社、巨鑫机械有限公司、湖北先锋纺织公司和树头村的农户。
本次调研将课堂搬到了实践第一线,让同学们亲历了我国农村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基层老师们的知识、阅历、经验、方法,让同学们眼界大开,收获良多。大家纷纷表示不仅要学好书本知识,而且要将课堂所学用于实践,用实践来指导我们的学习。一位同学表示:“平时在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书上的东西活生生的站在我们的面前”,也有同学提出了不同的质疑:“书上的模型在实际运作中有很大的阻力,不能尽信书。”此次调研收集了大量有关农民生活状况与农村金融需求的一手信息,为同学和老师们的科研活动以及后期更大规模的拓展调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两个社会实践基地的设立,极大地方便了我院学生今后更加广泛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此外,本次调研活动也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好地展现了武大学子的精神风貌,扩大了武汉大学的影响力。(肖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