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上午,香港大学朱晓冬教授做客珞珈经管发展论坛,以“迁移成本、劳动力供给、分配与农业生产率差距”为题进行学术报告。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聂军教授出席讲座。论坛由世界经济系举办,张天顶教授主持。李雪松、胡艺、刘熙莹、亢梅玲、王书飞、罗璇、陈仁静等教师以及20余名硕博研究生参与了本次学术论坛。
朱晓冬教授首先提出,跨国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表明,一个国家收入越低,其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生产率差距越大。这一现象有两种可能的解释:其一,工人根据自己的生产率有选择性地进入某一部门,即生产率较低的工人选择进入农业部门,生产率较高的工人选择进入非农部门;其二,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之间存在流动壁垒。该研究首次从实证上区分了农业生产率差距的两个潜在来源,并采用结构模型量化估计了各种政策对人口迁移、劳动收入差距、生产率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朱晓冬教授)
该研究运用新农保政策的外生变动,结合一个独特的面板数据集,估计了迁移成本降低对城乡人口迁移和劳动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之间既存在较大的迁移成本,也存在较大的潜在生产率差异。两个部门之间的可观测的劳动收入差距主要是由流动壁垒所导致的。研究还构建了一个具有内生劳动供给和人口迁移的一般均衡模型。通过对该模型进行结构估计,研究发现中国的户籍制度对农业生产率差距有着较大的解释力。如果将中国所有地区的户籍自由化指数设定为最宽松地区的水平,则可观测的农业生产率差距将下降30%以上,人口迁移比例将增加约9%。
(交流互动环节)
朱晓冬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视角新颖、讲述生动,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在交流互动环节,与会老师和同学们纷纷加入讨论,各抒己见。大家就人口迁移问题的研究设计、技术细节和研究可扩展的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讲座在热烈的研讨氛围中圆满结束。
朱晓冬,香港大学教授,经济系主任;1986年留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师从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Robert E. Lucas, Jr教授,1991年获得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2-2022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任教,先后任助理教授、终身职副教授和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2002-2011)和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特聘教授(2012-2018)。
朱晓冬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和宏观经济学。他是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权威专家,其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发表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等国际顶尖和权威期刊。朱晓冬教授是China Economic Review的共同主编(2010-2013)和China Journal of Economics的主编(2004-2013)。
(通讯员:汪莹;审核:郭汝飞、彭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