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高级研究中心宏观经济双月论坛第3期在院举行
时间:2025-07-20  阅读:

7月15日,由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宏观经济双月论坛第3期(IAS’ Bimonthly Macroeconomics Workshop)在学院顺利举行。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联席主任聂军教授在致辞中对参加本次学术论坛的学者和同学表示欢迎,指出本期论坛将围绕前沿研究展开深入探讨,共有七篇高质量论文进行分享交流,期待通过开放包容的学术平台,促进思想碰撞、激发创新灵感,为与会者搭建深度对话和学习交流的桥梁,为青年学者和同学们搭建展示研究成果的舞台。

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主任龚六堂教授在讲话中强调了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的重要性。龚六堂教授指出,构建良好学术生态是推动宏观经济学研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需要学界同仁携手营造更加活跃、深入的学术交流氛围。双月论坛的举办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中心将持续推进学术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并计划在未来举办更具影响力的年度宏观经济学学术会议,打造高水平的宏观经济研究团队,取得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王弟海教授介绍论文《产业结构变迁的机制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具有“干中学”效应的两部门拉姆齐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化机制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基于一般均衡的动态分析方法,论文研究了经济增长过程中引致产业结构变化的各种可能机制,这些机制包括价格结构变化、产值结构变化、生产要素配置结构变化,以及“干中学”效应等,然后分析了不同产业结构变化机制对总体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效应,并推导出产业结构变化影响总体经济增长率变化的理论公式。然后,本文基于理论模型推导出来的计量方程,利用两个面板数据运用计量回归的方法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本文实证研究表明,无论是使用世界跨国面板数据还是使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工业服务业产值比对人均实际 GDP 增长率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业服务业产值比提高能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率。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傅志明介绍合作论文《Optimal Taxation when Adverse Selection Meets Moral Hazard》。研究表明,能力差异与收入冲击是导致收入差距的两大关键因素,但现有最优税收研究多将二者割裂讨论,难以揭示其交互作用对税收设计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同时考虑能力异质性与收入不确定性的理论框架,并将税收设计解耦为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两个问题分别求解。结果显示,最优税收需在再分配、保险与激励之间权衡,且在相同收入水平下,低能力者将面临更高的边际税率。上述发现表明,税收政策应更关注收入差距的成因异质性及其作用机制,以实现更有效的再分配。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副教授朱倩倩介绍论文《Improving time series prediction via transfer learning》。宏观经济指标常面临数据起始点不同带来的异步性、低频观测带来的样本不足等问题,尤其在使用经典时间序列方法进行分析和预测时,这些问题会进一步加剧数据稀缺与维度灾难。尽管如此,宏观经济数据中存在潜在的相似因子载荷,借助这一特点,结合迁移学习思想,作者基于迁移学习为向量自回归模型提出新型的分析与预测方法,并建立理论保障。新方法构建两阶段正则化估计方法,通过辅助数据集提取共享因子载荷,并将共享载荷迁移到目标数据集提升其估计和预测效果。作者将新方法应用于10个OECD国家的20个宏观经济变量数据分析中,通过9个国家的辅助数据集,提升对日本的20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分析与预测效果。实证分析表明,该方法在数据稀缺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跨国数据的相似性,来提升目标国家宏观经济指标预测的准确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温兴春介绍合作论文《房企外债违约、系统性金融风险与政府救助政策》。作者建立开放经济下的多部门DSGE模型分析房企外债违约向内债违约转化并传染至宏观经济的具体路径以及应对政策。研究表明,美联储加息冲击导致房企外债违约,此时房企将面临更加紧张的流动性约束而影响其偿还内债,这将损害国内银行部门的资产负债表,造成投资下降和产出衰退,而且内债规模越大,产出下降越严重。同时,企业与银行两个部门的金融开放水平提高都将加剧外部冲击对本国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地,应当在企业发生外债违约的阶段就及时通过财政救助进行应对,此时阻断风险传染的成本较低且能更多地降低宏观经济波动,而当外债违约传染至内债违约时将大幅增加经济损失和救助成本。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施泽锦介绍论文《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Labor and Marriage Markets from 1968 to 2018》。本文致力于理解美国过去50年来劳动力市场和婚姻市场的演变。研究构建了一个一般均衡世代交叠模型,通过计算由多重序列潜在驱动力推动的连接均衡转移路径来估计模型参数,并运用模拟矩方法拟合数据时间序列。利用估计后的模型进行反事实模拟,研究了外生驱动力——如大学教育溢价的增加、性别工资差距的缩小、异质性工资波动的加剧、对婚姻社会态度的转变——对家庭结果变化的影响,包括教育、婚姻和劳动力供给决策。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程博文介绍合作论文《减税政策,财政支出与企业异质性投资行为》。文章首先梳理了我国微观企业投资率的分布特征、不同企业投资行为差异以及企业投资与财政政策的短期关系,构建包含多种投资摩擦的异质性企业新凯恩斯模型以刻画微观企业投资事实,在此基础上分析政府支出和减税政策对微观企业投资行为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反事实分析财政政策在不同经济状态下的作用差异,探究财政规则、结构性财政政策以及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作用效果。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肖雅慧介绍合作论文《Climate Policy, Input-Output Linkages and Transition Risk》。低碳经济转型中存在转型风险,现有文献忽略了高碳资产和低碳资产之间存在投入产出关联的关键事实。本文在包含金融部门、金融摩擦以及碳排放设定的基准DSGE模型中,引入污染部门和绿色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联,发现投入产出关联放大了低碳转型的经济衰退效应以及转型风险,且与金融摩擦渠道间存在相互强化的效应。

与会师生围绕七篇前沿论文展开深入讨论,不仅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也为宏观经济学者搭建重要学习交流平台。本次论坛拓展了研究视野,同时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通讯员:颜齐;审核:黄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