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经济学系举办珞珈政治经济学Seminar暨第二届数理政治经济学工作坊
时间:2023-09-22  阅读:

2023年9月16日,我院经济学系与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季刊》编辑部共同主办了珞珈政治经济学Seminar暨第二届数理政治经济学工作坊。本次活动邀请到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和武汉大学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汇报与点评论文。

副院长罗知教授致辞。罗知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介绍了武汉大学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并希望能够与兄弟院校增强学术交流、在学科建设上形成合力。

经济学系主任李雪松教授、冯志轩教授主持论文研讨环节。

《政治经济学评论》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赵峰教授分享了题为《市场竞争、劳动价值与价格——一个马克思主义的非均衡理论和经验框架》的研究,该研究从非均衡价格的视角出发,推导出商品相对价格市场竞争影响,在劳动价值论决定的取值范围内波动,并基于中国经济数据的经验研究结果,在较为一般的意义上证明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和现实解释力,说明了劳动价值是可以用于分析市场竞争程度、评价产业政策效果的理论和经验分析框架。

《政治经济学季刊》执行主编、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李帮喜长聘副教授汇报了题为《收入分配、产能利用率与经济增长:一个基于马克思-卡莱斯基理论的考察》的文章,该文章构建了一个可以处理投资、居民消费、政府消费、非生产性活动和净出口等需求的五部类马克思-卡莱斯基模型,测量了样本期间内中国多重时间尺度上的增长体制,文章发现中国存在明显的冲突型增长体制,冲突的增长体制意味着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来调节总需求面临一种两难困境。要解决这种困境,需要提高企业对市场价值实现的敏感程度,降低企业对于利润率的敏感程度。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乔晓楠教授报告了题为《稳就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的论文,该论文发现中国经济从“利润主导型”转变为“工资主导型”,因此提升工资并促进劳动报酬占比提高将有助于提高产能利用水平,并增加就业总量。并且由于消费需求带动产出增加导致的就业吸纳能力较之于积累投资更强,因此向劳动倾斜的分配政策也有利于增加就业总量。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刘子嘉同学汇报了题为《论劳动力再生产中集体消费的共享属性》的研究,该研究通过构建集体消费理论框架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集体消费背后的分配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文章发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福利国家制度中的集体消费实质是有利于资本的再分配方式;而我国的集体消费方式实质是有利于劳动力再生产的分配方式,并朝着劳动者共享剩余劳动成果的方向迈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钟荣盛同学以《收入分配、技术结构与财政支出乘数——基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分析框架和经验研究》为题进行了论文展示,这一研究使用中国1992年以来的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了各年度财政支出乘数,总结了收入分配、技术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变迁的典型事实及其对财政支出乘数的影响。文章发现剩余价值率与财政支出乘数负相关、固定资本有机构成与财政支出乘数正相关,以共同富裕为导向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助于财政政策的提质增效。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刘充同学的研究聚焦于区域协调发展,汇报了题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宏观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基于分省投入产出表(2002-2017)的经验研究》,提出了发展的“增长—分配”二维视角及“GDP增长率—宏观效率”二维指标,构建了协同的“收敛—相关”二维测度方法。文章发现对于中国的区域发展而言,在静态上,GDP增长率的俱乐部收敛现象显著;在动态上,宏观效率的空间溢出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显著特征。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姜力榕同学报告了题为《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历程、政策实践及启示》的文章,该文章对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史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总结了该领域的发展历程、理论成果、政策时间、理论批判、由盛转衰的历史教训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创新的启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周慧珍同学汇报了题为《马克思生产社会化理论及其整体协调观——兼论系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研究,文章认为从生产社会化理论出发,新阶段系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可以根据生产部类与生产条件的运动规律调整生产结构、根据经济增长驱动因素和经济发展阶段的运动规律调整分配结构、根据经济内循环和内外循环的运动规律调整流通体系。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李宁同学分享了题为《再生产、经济波动与增长问题研究——马克思-谢克的视角》的论文,文章通过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最大扩大再生产原则进行了真实竞争的模型构建,测算实际产出水平,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形成衡量实际产出的经济学指标。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熊子仪同学分享了题为《国际分工与不平等交换》的研究,该研究梳理了近年来不平等交换领域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基于生产机制和基于交换机制的不平等交换的差异,并提供了对于国际间不平等交换水平的新的经验测度。

我院李雪松教授、王今朝教授、余江副教授、赵伟副教授、胡晶晶副教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高岭助理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余超博士参加本次Seminar并对汇报论文进行了深入、系统和富有建设性的点评。

最后,李帮喜教授总结会议,与赵峰教授、乔晓楠教授介绍了政治经济学领域期刊的相关情况。

(编辑:冯志轩;审核:李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