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首页 - 校友之家 - 校友风采 - 正文
他35岁开始创业,22年跻身世界500强, 用坚守重新定义了企业家精神
时间:2018-07-22  阅读:

  1.jpg

图片来源:fortune

  7月19日,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正式发布。泰康保险集团以240.58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列榜单第489位,标志着泰康迈入全球大型保险金融服务集团的行列。

  事实上,这也是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陈东升30多年来一直的奋斗目标,如今,在其带领下,这家不追求“短平快”,却有着马拉松韧劲的公司,向前更进一步,让世界看到中国式“保险+医养”巨擘的崛起。

  三十年剧变演绎的中国故事

  1988年,陈东升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下属的《管理世界》杂志任副总编辑。在研究所工作时,陈东升大量阅读西方书籍和杂志,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在国外刊物中,当时他最感兴趣的是《财富》搞的世界500强排行榜。陈东升觉得,不管做什么就一定要做出名堂来。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参考《财富》500强排序的方法,在国内进行500家大企业评选,这是陈东升开创的一个全国第一。从此他的心中开始燃起了创业的激情。

  这个事件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他的《我评出百家最大工业企业》。

2.jpg

  陈东升回忆道:“评选中国企业500强对我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 那时候,全社会有一个关于如何强国的大讨论——是应该科学救国,实业救国,还是教育救国?这些疑问,他都很快有了答案。

  他曾经把中国500强和世界500强做过对比,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世界经济总量的排序和它拥有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完全成正比。陈东升清楚地记得,那一年美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最多,日本第二,其次是法国、英国。这个顺序正好就是这几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排序。

  这给了他很大的启示:实业强国是根本,经济决定一切,没有一大批世界级的企业,中国经济、中国的强盛就不存在。那时候的他已经意识到,中国会进入一个经济复兴的时代,办企业、开公司会成为一股巨大的经济浪潮。他梦想自己也能创办一家“500强”企业。

  于是在1992年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年份,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陈东升决定下海。“我当时创建泰康的时候没有想那么多,但那时候还是有诉求的,就是要办一个世界级的企业。这就是我下海的原因,应该是中国企业家里少有的,挺高尚的,我坚持这样认为。”他在采访中说道。

  而更有意思的是,1988年至今的整整30年间,曾经的世界500强企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企业所占比例仅次于美国。而从三十年前评世界500强,到如今创造了一个世界500强,三十年来的沧桑巨变演绎了他的人生故事,也是中国的故事。

  “心无旁骛,做正确的事,时间就是答案”

  1990年,陈东升去日本访问。他看到日本满大街都写着“东京生命”“住友生命”“日本生命”“海上火灾”,觉得很奇怪,就问了当时在日本留学的朋友。原来,“火灾”就是财产保险公司,“生命”就是人寿保险公司。他很是惊讶,觉得人寿保险公司原来还可以做这么大的生意啊?在研究“财富500强”时,他也发现其中有不少就是保险公司。陈东升当时就想,保险公司可以做成一个企业巨擘。

3.jpg

  到了1992年,当时友邦保险进入中国,引起了政府的重视。陈东升觉得机会来了,他立刻去了王府井新华书店,只要有“保险”二字的书通通买下来。他觉得,自己一定要办一个保险公司,于是逢人便说要办一个人寿保险公司。当时好多人觉得他是“神经病”:“你一没钱,又没干过金融,更没有背景,你凭什么能办成。”

  1992年,35岁的陈东升同时递交了两份申请,一个是申请创办嘉德拍卖行,另一个是申请经营人寿保险业务的执照。直到1996年8月,泰康人寿终于获准成为《保险法》颁布后的中国第一批股份制保险公司。

  “大事要敢想,小事要一点点做”这是他对成功的理解:“还有就是坚持”。从1992年去中国人民银行申请人寿保险公司,到1995年国家准备批一批保险公司的时候,其他人都是申请的证券公司、信托公司,还有当时时髦的城市合作信用社,只有他一个人“坐冷板凳”,他就是坚持要申请人寿保险牌照。陈东升坚信,人寿保险是个非常好的产业。因为他当时读过一本讲日本经济的书。书里讲到,日本经济起飞时缺少资金,大部分资金都来自人寿保险公司。后来,陈东升去“日本生命”公司学习,日本生命的董事长很骄傲地说:我们持有东京股票交易所1.7%的市场份额,寿险是经济建设重要的长期资金来源。

4.jpg

  如今泰康员工都会背一句话:“目标纯正,心无旁骛做正确的事,时间就是答案”。陈东升在采访中解释说:天下绝对没有偶然的成功,一切成功都是偶然在必然之中。泰康就是要坚持主业,深耕寿险,坚定地走市场化和专业化的道路。他补充道:泰康一成立我就提出要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特别是泰康开始做医养后,我们就更坚定了。”

  服务机构需要积累,需要慢下来

  2007年,泰康开始酝酿筹备进入养老产业。陈东升决定用自己“创新率先模仿”的方法论,去看看其他国家是怎么做的。他先后去了日本、台湾考察,觉得都不是他想要的。直到去了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中心养老社区,美国老年人活力、自信、快乐的生活,深深震撼了他。他当时觉得,这不就是我们老说的“共产主义的生活”吗?美国考察之旅让他坚定了进军养老的信念。他觉得自己一定要把这个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带回中国。

  全世界还有出现保险公司去办养老社区的。10年来,“摸着石头过河”的泰康,从养老社区,到医养融合,再到打造“保险+医养+资管”闭环,完成了一次商业模式的创新。

  泰康在马拉松式的发展中,也在不断思考中,探索出了自己的商业模式。陈东升认为,无论是医疗健康,还是养老服务,这都是服务机构,需要一定的积累。“真正赚钱要到5年、8年之后了,这是一个慢工夫,不是做快销品消费”。

5.jpg

  从一个寿险公司到今天的健康产业体系,在陈东升看来,泰康乃至中国民营企业的崛起都是“因时而生、因市而兴、因势而变”,抓住每一个战略机遇期,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这有点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实事求是”的思想。快速发展、稳健经营,创新,如果说泰康最大的成功,那就是很好地平衡了这三者。”

  如今,泰康列位世界500强,这意味着,这家跨界“医养”的中国保险集团,正成为享誉全世界的“保险+医养”跨界巨擘,未来,影响力还将持续、进一步扩围。

  “革命理想大于天”的初心

  高中时,陈东升喜欢读马列著作,这也影响了他的人生。书中的很多话然他印象深刻,有一句话成为了他的座右铭:人生不要笑在前面,要笑在最后。从这之后,他从一个科学青年变成一个热爱经济和哲学的青年。

  高中毕业后的陈东升被下放到天门县的微生物研究所做工人。他记得有一次,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来慰问演出,演得是《长征组歌》的一段《四渡赤水》。有一句台词“革命理想大于天”让他印象深刻。他觉得这句话太伟大了,太能表达一个青年人对理想的追求。后来陈东升买下了沈一尧的油画《革命理想大于天》。“每个收藏人都是对年轻时候价值观记忆的一种印证。只要想到这句话,我这心会突然一颤动,那么朴实、那么高远,那么能抒发一个青年人对志向的追求。”

  陈东升读了很多企业家传记,发现这些企业家身上都有很多共同的特质。比如他很佩服的王永庆,90岁高龄每年都领到他的员工长跑。“他总是有一种精神,总是有一种力量来推动社会的进步。所以一个好的企业家,不仅要约束自己,还要率先垂范,不断地学习,不断创新,引领企业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旺盛不竭的生命力。”

  在今年的亚布力论坛年会的闭幕致辞上,陈东升建议现场观众全体起立,用掌声致敬改革开放40年,致敬中国企业家群体和中国企业家精神,致敬这个伟大的时代他脱稿演讲,回顾了整个改革开放,从小岗村到深圳的蛇口开放,到坚定现代企业体系,以及现代经济体系和国家现代治理结构。这场演讲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如今,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在陈东升看来,对今天改革面临的挑战和任务,不管何种手段,最终都是要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和平等。

  企业家们不是追逐财富而来,是为追逐成功、追逐对社会贡献而来。价值观和战略是决定一个企业走多长、走多久的一个根本性问题。用市场经济的方式和方法,也能够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样一个目标,这也是泰康的初心。

  本文全文转载自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