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下午,学院金融系博士沙龙(2020年秋季)在学院A421会议室举行。本次沙龙由金融系主办,全体博士生承办,系主任侯成琪与部分老师、博士生、硕士生参加,并邀请了部分已毕业的优秀博士分享。
活动伊始,由金融系主任侯成琪老师致开场辞。侯老师提出,研究生阶段是展开学术研究的关键时期,博士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十分必要,特别是对于未来毕业将继续做学术研究的同学而言,博士阶段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尤为重要。另一方面,侯老师从武大金融系学生培养和学科建设角度出发,希望未来有越来越多的博士生毕业后致力于学术科研,增强武大金融系在学术上的影响力,将武大金融系的科研精神传承下去。
随后,报告环节正式拉开序幕,由2020级金融学博士生阮培恒担任主持人。首先,2018级金融学博士生甘煦分享了关于“国企家庭背景与创业决策”的内容。报告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数据,深入分析了国企家庭成长背景对个体创业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国企家庭背景对创业意愿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国企改革可以扭转这一抑制作用。
2018级金融学博士生彭承亮做了关于“中国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形成机理与风险防范——基于美国利率调整与贸易摩擦的视角的报告”。他指出,近年来,中国的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出现了与传统理论不太相符的异象。他首先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中国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形成机理,之后实证检验了美国利率调整与贸易摩擦对于中国国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并使用套期保值的技术方法防范中国国内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风险。
2019级金融学博士生肖雅慧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基于投入产出结构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研究”。文章在消费品部门和房地产部门的两部门DSGE模型基础上,引入复合中间品部门刻画生产部门间的投入产出结构,进而从房地产的行业关联角度分析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经济效果,为我国房地产市场长效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休息之后,2015级金融学博士、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科研博士后邓贵川进行了题为“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最优货币政策规则与经济波动”的报告。他基于中国资本管制、本币定价和外币定价共存、冲销干预等特征,考虑兼顾“汇率稳定”和“汇率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构建一个非对称两国DSGE模型,分析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和经济波动的影响。
2017级金融学博士周上尧的报告题目为“开放经济中的骤停、金融危机与系统性风险——基于贝叶斯估计的非线性DSGE模型”,将存在代理问题的银行部门与受到偶然紧担保约束限制的企业家部门引入了小型开放经济模型中,为了刻画骤停这类危机事件的非线性特征,采用分段线性近似求解方法,同时使用粒子滤波与粒子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方法来对理论模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贝叶斯估计,测算了中国实际数据中的系统性风险水平。
2018级金融学博士生梁虎报告了关于“权益融资、债务融资与银行资产配置‘脱虚向实’”的文章,他基于2008-2017年间银行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银行-时间固定效应模型,在解决内生性问题后,实证检验了不同类型资本补充行为对银行资产配置“脱虚向实”的影响。
最后,主持人进行了简要总结,金融系博士沙龙(2020年秋季)圆满结束。此次博士沙龙是金融系连续第二次举办。博士沙龙是金融系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科研动力与活力,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金融系的研究生培养效果突出,学生科研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成果多次在《经济研究》等顶尖期刊上发表。在近五年(2016年至2020年)的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奖评比中,金融系研究生获得期间学院唯一的特等奖;一等奖6人次,占同期学院一等奖人数的75%。
(通讯员:肖雅慧;审核人:余静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