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先生 > 正文

王和:保险少了“魏老师”
  • 一位南开大学2017级保险专业的学生留言说:相信每一个从事保险的人,都读过魏老师的《保险学》。但今天,不是每一个读过老师书的人,都能去上海送老师最后一程。于是,仁和研究院发起“网上追思会”,在这里,我们透过王和先生“保险少了‘魏老师’”的悼文,缅怀老师,寄托哀思。

    珞珈山下的樱花开了,雪白雪白的。一阵轻风,花瓣纷纷,是花雨,是花泪。老师曾说,喜欢校园里的樱花。那为什么如此绚烂的花季,也没能留住您。希望今天从武汉去上海的人,都会带上一束淡淡的幽香,送老师最后一程。

    老师走了,他把自己的生命定格在“72”这个数字上,“定”的让所有人都感到“太突然”,突然到了“不敢相信”。得知消息后,心,着实被重重地“揪”了一下,闷闷地疼。因为,就在2月7日,我们还约着,要找个时间,好好聊聊中国保险的“那些事”。转眼间,却天人两隔,叫人情何以堪。

    这些天,保险界的微信圈,几乎都被这一则消息刷屏了。老师一定没有想到,这些年,自己已经渐渐淡出“江湖”了,然而“江湖”上却依然有您的“传说”,也再次证明了您是人们心中真正的“大家”。

    一时间,无论是忙忙碌碌,或是行色匆匆的人,都不约而同地“停下来”,用各种方式,表达着自己无限惋惜与哀思,更表达了一种真挚与纯浓的感情。读着人们一段段“真情实感”的追思,就有一种“身临其境”并“感同身受”的体验,仿佛那个场景,那个人“触手可及”,再回想与老师的几次“促膝长谈”,不由得潸然泪下。

    年初,我写了一篇《2020/2021年度保险书单》的短文,为大家推荐的第一本书,就是老师的《保险大国》,并写了“推荐说明”:

    魏华林老师是保险界“耳熟能详”的学者,一直以严谨、专业和务实的治学风格著称,同时,可谓是学养深厚,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因此,“推荐”就显得有点多余,因为,无论是早年他和厦门大学林宝清老师合著的《保险学》,还是后来他的《保险经济学》,特别是这本《保险大国》,都给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大多数人眼中魏老师是一个教授和学者,是一个真正做学问的人,但他更是一个大家心目中淡泊名利的谦谦君子。他经世济民的家国情怀,特别是对保险的“爱恨”,常常是“跃然纸上”且“力透纸背”。无论是早些年的“人类对保险功能的认识及其变迁”和“保险业的远虑与近忧”,还是近年一度成为“网红”的“保险市场改革开放的得与失”和“保险的本质、发展与监管”,都给了这个成长中的行业,特别是年轻人,以一种思想和灵魂的启迪与滋养。

    他,几乎研究了一辈子的保险。他对中国保险的爱,是一种由衷的“赤子之爱”,不仅“溢于言表”,更身体力行,默默奉献。这种爱,更多地体现在“用心良苦”并“入木三分”地为保险业“把脉”,“不遗余力”且“针砭时弊”地建言献策,希望行业树立起“敬畏心”和“方向感”。同时,针对行业“乱象”,特别是“三不”问题,他痛心疾首,不仅是感叹,更有“恨铁不成钢”地“鼓”与“呼”。他深知:我国保险业存在许多问题,有些问题,不仅根深蒂固,更积重难返,集体无意识,于是,他不断“振聋发聩”地提问行业:所谓保险,何为正确

    他,定义了老师的“真谛”。教书,固然是为师之道,但育人,则需为人师表。教书,也有个怎么教的问题,是“照本宣科”,还是“启迪思想”,于是,就有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记得在我赞誉《保险经济学》一书时,他只是淡淡地说:想让学生能够扩大视野,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育人,在他眼里,看的比教书更重,而育人,他更多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严于律己,以德树人。河北财经大学冯文丽老师回忆当年博士论文答辩时,心里很是紧张,魏老师就“儒雅和蔼”地叮嘱她:好的论文,要有大气、正气和才气。相信大多数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东湖边,学到的不仅是做学问,做事,更有做人。

    他,定义了学者的“儒雅”。有人说,老师站在那里,就是“儒雅”本尊。在这次的缅怀留言中,“儒雅”成为了“中心词”,如谦谦君子,温文尔雅,儒雅和蔼,慈祥宽厚等,更有一位学生的描述:如温润之玉,如清华之莲。人们之所以会有这种印象,是因为与“德高望重”的学术地位,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他从来都是和蔼可亲,轻声细语,不紧不慢,娓娓道来。做学问,从来就不需要“虚张声势”。这不仅是源于对学术的自信,更有对学问的敬畏和对自我的觉悟,因此,那是一种“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自然而然,一种人格魅力所在。正如一位留言者的“画像”:老师,就像晴空中的一丝白云、煦日里的一缕清风,始终波澜不惊,温文尔雅,自信坚定和恬淡自如

    他,定义了学问的“价值”。相信读过魏老师书和文章的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就是“通俗易懂”。没有太多“高深莫测”的术语,更鲜见曲线和模型,却能够把“大道理”,抽丝剥茧,掰开揉碎地娓娓道来,直击要害,发人深省,总能让人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受。有人曾调侃说:专家分两种,一种是将复杂变简单,另一种则是把简单搞复杂。现在提倡“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殊不知,老师就是“先行者”。湖南大学张琳老师回忆到:1998年在海口编写教材,魏老师就带我们去农场的植物园,大家席地而坐,听他侃侃而谈。看着张老师“晒”出的照片,我突然冒出了“竹林七贤”联想,那是一种何等的潇洒和诗意,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挥斥方遒。那才是真正做学问,做真正的学问

    他,定义了朋友的“内涵”。“真诚”是老师对朋友的理解,并身体力行。所以,大家都觉得他平易近人,没有架子,乐于助人,宽以待人。人,为什么要“架子”,其实,没有“架子”,才是做人真正的架子。所以,无论是“位高权重”,还是“平头百姓”,只要是朋友,他都以诚相待,以礼相待,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特别是学生。有位朋友请他为新书写推荐语,他欣然应诺,朋友十分感动,他却淡淡地说:都是朋友,志同道合,应该的。西南财大孙蓉老师回忆,自己当年去武汉时,魏老师就亲自驾车陪他们游东湖,让她在“诚惶诚恐”的同时,感受到的是一种纯朴的感情。对学生,您给他们更多是“亦师亦友”的感受,充满了朴素与真挚,因此,作为学生,孟龙认为不仅“亦师亦友”,更“亦知音”,陈东升则说:我们有无比深厚的感情与友谊。我想那一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师生情谊。

    他,定义了为人的“意义”。人的一生应当如何度过”,这个古老且基本的命题,已被时代渐渐淡忘了。现在的人,总是“火烧火燎”的,“无暇顾及”审视人生,这种相对比较“虚”的事。的确,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时不我待”是一种共识,更成为了节奏和心态,“匆匆忙忙”且“亢奋”就在所难免,“急功近利”更“不管不顾”也是“不得已”。但今天,当我们回望老师那些许“平淡”的“72年”,应该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他用自己的理解、觉悟和选择,“风轻云淡”地赋予了一个生命个体,以更厚重的意义和绝对的价值。这种意义,不随波逐流,自觉笃定。那种价值,超越时空,融入永恒。不由得让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并肃然起敬。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站在“72”的时候,回望人生,会是一种怎样的“总结”与“感悟”。

    记得毛主席有诗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真希望每当珞珈山“山花烂漫”时,您的“音容笑貌”就在丛中。更期待在未来建设“保险大国”的进程中,您的思想和理论,一如既往地发扬光大,笑在丛中。

    老师安息,愿在天国,您有更多的时间,静静看书,做学问。

    最后,想替老师,用《保险大国》中的一段话,寄语行业:岁月静好,保险相伴,本来不忘,未来可期。旧的保险故事已经完结,新的保险故事正在开启。祝福我们的祖国,祝福我们的保险事业

    行业,对老师最好的悼念,最好的告慰,也许就是静静地,好好地,认认真真地读读老师的书,老师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