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未来赋新能,聚力融合启新程
——2025年“天壕·珞珈梧桐杯”武汉大学流通业经营模拟大赛暨
2025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创新创业竞赛流通业经营模拟赛道武汉大学选拔赛成功举办
9月7日,2025年“天壕·珞珈梧桐杯”武汉大学流通业经营模拟大赛暨2025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流通业经营模拟竞赛武汉大学选拔赛圆满落幕。本次赛事由武汉大学本科生院主办,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汉大学)承办,武汉大学益乐俱乐部(学生)协办,吸引全校20支队伍76名学生报名参赛。
赛事秉承“流通赋能,供应竞合”理念,顺应国家推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战略,通过对流通企业全维度分析,立足流通与供应链角度,以小见大,展现流通业企业的发展现状与瓶颈,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次竞赛由个人知识赛与团体赛两个赛程组合,知识赛侧重于考察参赛选手对于流通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团体赛全面考察参赛选手的对于流通业企业的综合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展示叙述能力。
本次竞赛特别邀请到了武汉育知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竹竹、万科集团武汉公司运营高级经理杨霞和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冯华担任评委,从企业选题的代表性、分析视角的全面性与解决方案的可行性等多个维度对参赛作品与现场展示进行综合考评。经过四个小时的激烈角逐,一批优秀的流通业分析方案脱颖而出,最终确定10支队伍晋级,将代表武汉大学征战全国预选赛。
在现场展示环节,获得第一名的队伍“凝鑫聚丽队”由经济与管理学院李依凝、李丽芸和高小鑫组成。团队选择分析武汉本土零食品牌“良品铺子”的现代化流通转型之路。团队深入介绍了良品铺子的经营状况,从内外部两方面对良品铺子的核心竞争力、战略资源以及所处环境等做出生动阐释,并采取访谈和问卷两种调研方式明确了竞争激烈市场现状和质价比优先的消费导向。在此基础上,团队立足良品铺子的企业定位、“计划-采购-仓储-质控”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盈利模式邓经营模式,从产品、价格、渠道、营销、品牌、运营六个层面,深入剖析了良品铺子存在的产品创新迭代不足、全渠道布局不够均衡等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策略,如精准创新、全渠道协同发力等等,力求实现企业的高质量转型。
获得第二名的队伍“灵机一动队”由经济与管理学院张倩、单博言、谭子涵和张霆雯组成。团队对胖东来商贸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案例分析,展示主题为“扎根一方 温暖万家:区域零售标杆胖东来的幸福经营之路”。团队基于对三个不同群体的问卷调查,利用ECSI 模型(欧洲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并借助SPSS数据分析技术对问卷调查结果等重点研究了消费者需求。另外团队还对胖东来进行了企业内部分析、经营模式等分析,团队的核心结论是:胖东来以“服务至上、员工为本”为理念,在零售行业走出了一条极具辨识度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成为区域零售领域的标杆性存在。最后团队从消费者的角度,提出了对胖东来的三条发展建议,营销赋能、区域深耕优化、胖东来人才与院校协同培养。
获得第三名的队伍“爱拼就会赢队”由经济与管理学院黄锐、张家睿、黄紫悦、焦亦蕾和卫金男组成。团队展示主题为《深耕本土需求,全链优化破局——沃尔玛企业经营方案》,以沃尔玛及旗下品牌聚焦武汉核心市场经营优化为核心方向,深入分析沃尔玛在全球零售竞争加剧、中国消费升级及本土品牌崛起背景下,面临的本土化适配不足等核心问题;通过PESTEL、波士顿矩阵等分析框架,明确其全球供应链与山姆会员店品牌优势,同时指出数字化转型滞后、下沉市场渗透不足等短板。基于此,团队确立“本土化深耕+数字化赋能+全链路协同”的整体破局思路,通过清晰的实施路径与预期目标,形成完整经营优化方案,助力沃尔玛巩固武汉及中国市场地位,也为流通业跨国企业本土化运营提供参考。
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也是在现代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模式、新业态的孵化器。本次赛事搭建起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育人平台,锻炼参赛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与商业敏锐度,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举办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系列赛事,形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良性循环,培养更多具有前瞻能力和洞察能力的商科人才,为国家与社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创新性商科人才。
(通讯员:李丽芸;审核:孙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