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绍洲教授 博士生导师 Email: cneuus@126.com 电话:+86-27-68756360 博士,经济学,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998-2001年) 硕士,经济学,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993-1996年) 学士,工学,武汉纺织工学院(1984-1988年)
教学和研究领域
教学课程:宏微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
科研: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学
学术经历
武汉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至今
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8年-至今
世界经济系教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年7月-至今
世界经济系副教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1年9月-2007年6月
讲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996年-2001年
访问学者,法国巴黎马恩河谷大学经济管理学院(Universite de MarnelaVallee),1999年08月-2000年08月
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金融系博士后研究、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2002年04年-2003年04月
高级访问学者,英国曼彻斯特大学,2007年02月-2007年08月
企业管理与实践经历
武汉侨亚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经济管理顾问,2008年-2012年
天津市双源津瑞科技有限公司经济管理顾问,2008年-2011年
咨询与培训经历(政府或企业)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5次评估报告(AR5)第三工作小组评审专家2010-2014
湖北省政府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2012-至今
获奖与荣誉
“十一五”期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个人奖,武汉大学
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获得者,湖北省政府
武汉大学蓝月亮优秀研究生导师
专业组织会员与资格证
教育部经济贸易类教学与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双优法”学会能源经济与管理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双法”研究会低碳发展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欧洲学会经济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
“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智库伙伴”专家委员会委员
特邀演讲与媒体报道
3亿吨碳排放量如何算出来,荆楚网-楚天都市报,2014年04月03日
湖北碳交易年底将启动-153家企业纳入,21世纪经济报道网,2013年08月28日
湖北省碳交易制度设计特点:总量刚性与结构柔性,21世纪网,2014年04月15日第22版
企业将强制纳入碳交易体系,长江日报,2012年9月19日第16版
主要学术论文
国际期刊论文
[1]Shaozhou Qi, Banban Wang, Jihong Zhang, 2014.“Policy design of the Hubei ETS pilot in China”,Energy Policy,Vol 75, pp31-38.
[2]ShaozhouQi,Banban Wang,2013,”Fundamental issues and solutions in the design of China's ETS pilots:Allowanceallocation,price mechanism and state-owned”,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Vol 11, pp 26-32.
[3]Banban Wang, Guangxing Yang, Shaozhou Qi, 2012,“Regional Transfer of China’s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Industries and Its Influence to Regional Energy Intensity”,日本情报经营学会志,Vol 33, pp 211-230.
国内期刊论文
[1]王班班和齐绍洲,2014,有偏技术进步、要素替代与中国工业能源强度,《经济研究》,第二期,115-127页.
[2]李锴和齐绍洲,2011,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经济研究》,第十一期,60-72页.
[3]齐绍洲和李锴,2010,区域部门经济增长与能源强度差异收敛分析,《经济研究》,第二期,109-122页.
[4]齐绍洲,云波和李锴,2009,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差异的收敛性及机理分析,《经济研究》,第四期,56-64页.
[5]齐绍洲和罗威,2007,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差异分析,《经济研究》,第七期,74-81页.
[6]付坤和齐绍洲,2014,中国省级电力碳排放责任核算方法及应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四期,27-34.
[7]谭秀杰和齐绍洲,2014,气候政策是否影响了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世界经济研究》,第八期,54-59页.
[8]齐绍洲和王班班,2013,碳交易初始配额分配:模式和方法的比较分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五期,19-28页.
[9]齐绍洲和付坤,2013,低碳转型中省级碳排放核算方法比较分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二期,85-92页.
[10]齐绍洲和王班班,2013,开放条件下的技术进步、要素替代和中国能源强度分解,《世界经济研究》,第九期,3-9页.
[11]熊灵和齐绍洲,2012,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结构缺陷、制度变革及其影响,《欧洲研究》,第一期,51-64页.
[12]齐绍洲、方扬和李锴,2011,FDI知识溢出效应对中国能源强度的区域性影响,《世界经济研究》,第十一期,69-74页.
[13]齐绍洲和李锴,2010,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能源强度收敛的实证分析,《世界经济研究》,第二期,8-13页.
[14]齐绍洲,2010,中欧能源效率差异与合作,《国际经济评论》,第一期,138-148页.
国际会议论文
[1]Shaozhou Qi, 2014,“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licy Design of Hubei ETS Pilot in China”,The 58th Annual Conference of AustraliaAgricultural & Resource Economics Society(AARES), Australia.
[2]Shaozhou Qi, 2014,“the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 of Hubei’s ETS”,Conference on Strategic Policy for Green Growth and Green Industrial Development,Taiwan.
[3]Shaozhou Qi, 2012,”Analysis of the Dynamic Cluster Index for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Industry and It Influence on Regional Energy Intensity in China”,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perspective in Russian and China,Russian.
[4]Shaozhou Qi, 2012,“Current status of the Chinese side on these issues”,New Directions for Emission Trading Schemes around the World, Mannheim.
[5]Shaozhou Qi, 2012,“中国与欧盟的能源效率差异及合作潜力”,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中国与欧洲的观点,杜伊斯堡.
[6]Shaozhou Qi,2010,”Learning from the EU Financial System: How China Could Deep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its Financial System?”China and the global crisis, two years on: a comparison with the European Union,Hongkong.
教材与专著
[1]齐绍洲,刘威,亢梅玲,《高等学校国际商务创新规划教材:国际商务环境》,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
[2]齐绍洲,《欧盟金融市场一体化及其相关法律的演进》,人民出版社,2012年.
[3]齐绍洲,《欧盟证券市场一体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科研项目
纵向项目
[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低碳经济转型下的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研究”,2011年,编号10JZD0018
[2]国家发改委CDM赠款项目“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项目”,2012年,编号12131101
[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碳交易初始配额分配制度研究”,2010年,编号NCET-10-0646
[4]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发达国家气候壁垒及其影响和对策研究”,2012年,编号2012BAC20B03
[5]科技部(973计划)应对气候变化专项项目“发达国家‘碳关税’及其影响和对策研究”,2010年,编号2010CB955501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FDI的能源强度效应及其政策优化研究”,2010年,编号71073114
[7]2014湖北低碳专项资金“2015配额分配方案”,2014,编号18
[8]2014湖北低碳专项资金“湖北碳市场与其他试点碳市场的比较项目”,2014,编号19
[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绿色经济的实现路径之一——中国碳金融交易机制研究,2012年,编号12&ZD059
横向项目
[1]湖北省终端能源消费结构分析及预测,2014年,编号105-250001217
[2]湘鄂赣渝川五省(市)煤炭市场研究,,2013年,编号105-232302
[3]广东、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链接的可行性研究,2013年,编号105-231791
国际合作项目
[1]European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Evolution, Development of Related-Law of the European Union,2005年,编号BGUE-B2005-19
[2]中英低碳政策合作,2013年,编号105-230875
[3]武汉大学-CCAP碳交易合作研究,,2013年,编号105-231385
[4]湖北省碳交易试点对全国的借鉴意义,2014年,编号105-250001216
扫描二维码 关注学院官方微信 获取最新动态
扫描二维码 查收学院画册
地址:中国 武汉 珞珈山 电话:027-68752883 版权所有©2019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鄂ICP备10011872号